泸州市泸县坚持“不与粮争地”,统筹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盘活残次林、退化林等闲置沉睡林地资源种植油茶,并加大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推广“林草”“林药”等套种模式,大力促进油茶产业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出台《泸县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合理布局种植基地,形成以玉蟾山、龙贯山为重点的“两带多点”油茶产业发展布局。充分利用规划建设的47公里跨区域森林防火生物隔离带、林区输配电线路廊道等,集中连片发展油茶栽种,加快建设泸县“森林粮库”。目前全县共有油茶种植面积7000余亩,油茶加工企业5家,年产鲜果1400余吨、产值1700余万元。
深挖用地潜能。坚持“不与粮争地”,整合利用各类非耕地国土资源,结合低质低效林改造、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等种植或改培油茶。以除治松材线虫病为契机,全面推动松树换种油茶,现已完成换种2000余亩。利用公益林调整政策,预留油茶造林用地,拟调出7254亩公益林用于种植油茶。
凝聚发展合力。争取中省油茶补助财政资金900万元,整合林业各类项目资金,结合金融信贷支持,多渠道筹资推动产业发展。利用“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方式,积极推广“林草”“林药”套种,提升综合种植效益,充分调动油茶种植积极性。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积极引进大户、专合社开展规模化种植,建设高标准油茶基地。目前建成科技示范基地1个,市级油茶产业园区1个,正在引进6户种植大户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