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开展大规模绿化南充行动,筑牢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南充,南充市全力实施市委、市政府“155”发展战略,扎实做好2018年造林绿化各项工作。
一是要细化造林绿化目标任务。对照《大规模绿化南充 筑牢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总体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制定好2018年度大规模绿化南充县级实施方案,层层分解落实年度造林营林计划,将大规模绿化南充任务目标化、责任清单化,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是要拓展国土绿化空间。抓好造林地块落实,围绕一般宜林(绿)地造林,开展三台土及以上不宜耕作地造林绿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着力抓好困难立地条件造林、不适宜耕作土地造林、工程创面生态修复等,保护与恢复森林、湿地生态系统。
三是要抓好造林示范点建设。各地要结合实际,建设一批高规格、高质量的造林绿化示范点。每县(市、区)要建立造林绿化示范点1—2个、面积不低于500亩。通过搞点示范,扎实推进大规模绿化南充。
四是要严格造林技术规程。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造林,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要遵循规律、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增强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重功能。要严把设计关、整地关、栽植关、管护关、验收关,鼓励专业队造林,推广实用新技术,强化造林施工全过程管理,确保造林质量。要加大乡土、珍贵、木本油料树种培育力度,探索建立造林管理信息化、精准化管理模式和机制。
五是要加强种苗质量监管。各地要严格执行种苗质量检验合格证和标签制度,出入县(市、区)的种苗必须进行检疫。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使用通过审认定的林木良种或优良的乡土品;使用种子的,优先使用国家和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70%以上。
六是要加强未成林造林地管理。针对新造林地不同林种树种,不同地理区域,因地制宜开展林木绿化管护。加强林木各季节管理,抓好春旱、伏旱等自然灾害防范,制订应急预案,确保已造林木成活;做好秋冬季修枝、整形、治虫、清林等工作,确保林木健康安全,促进其成林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