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林草主管部门:
去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意见》(川委发〔2018〕34号)要求,主动担当,扎实推进,竹产业发展和竹林风景线建设均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地方也存在重竹林基地培育,轻竹林风景线建设;将沿路单排行道竹混为风景线,竹林宽度不够,成景效果较差;缺乏景观功能总体策划、地域统筹规划和项目景观设计各层级前期基础工作;个别地方对竹林风景线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待观望,进度较慢等问题。为此,现就2020年进一步高质量推进竹林风景线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建设竹林风景线,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的亲切嘱托,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各地要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一手抓已有竹林风光的功能完善、提质美化,一手抓新的竹林风景线科学规划、全面建设,把竹林风景线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项光荣政治任务,作为四川林草业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内容。
(二)进一步明确建设原则
高质量推进竹林风景线建设,必须坚持“四个结合”的原则。
1.竹林风景线建设与林业生态旅游结合。在建设竹林风景线时,实施“生态旅游+"战略,按照不低于4A景区的要求高标准规划,按照文旅融合的思路精心设计。
2.竹林风景线建设与竹林产业基地结合。成片的竹产业基地,通过功能完善,本身就是竹林风景线。由于竹子具有速生的特性,竹林风景线同时也兼具竹产业原料基地的功能。必须把立足生态旅游建设竹林风景线,与围绕竹业加工转化建设竹林产业基地紧密结合起来。
3.竹林风景线建设与乡村振兴结合。要通过组建脱贫攻坚造林(生态建设)专业合作社等形式,让广大农民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与竹林风景线建设。在异地搬迁扶贫定居点和村容村貌整治、彝家新寨建设中,要因地制宜植入竹元素,保护竹林盘,打造竹景观,实施“竹林进村”“竹映人家”计划,打造一批竹林民居、竹林人家、竹林小镇。
4.竹林风景线建设与大熊猫保护及国家公园建设相结合。竹子是大熊猫主要的食物来源,要结合大熊猫保护事业,在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建设中推进竹林风景线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市(州)、县(市、区)不仅应当在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内规划建设竹林风景线,而且在入口社区、周边特色小镇打造中,全面建设高质量的竹林景观。
(三)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
1.分区分类建设竹林风景线。要围绕“一群两区三带"发展格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建设川南竹产业集群,打造成都平原竹文化创意区、大熊猫栖息地竹旅游区,构建青衣江、龙门山、渠江竹产业带。
2.形式多样建设竹林风景线。要加大市级统筹协调力度,建设跨县(市、区)的沿江、沿路竹林风景线;大力支持以县域为单位建设点、线、面结合的组团式竹林风景线。
3.精心规划建设竹林风景线。要强化总体设计,突出特色优势,把农村竹林风光和城镇竹林风景园林结合起来,实现城乡呼应,有机衔接。要在保护利用好竹基地、竹林盘、竹景区(点)等已有竹林风光的同时,谋划建设一批设计感强、可视性好、功能完备的竹林风景线。要进一步强化竹林风景线整体规划和节点设计,增强特色感、提高可游度,通过竹木混交、竹花结合、竹彩相映和点线面配合,美化城乡环境,为社会提供优质生态产品。
二、主要任务
(一)打造一批复合型竹林景区
采取新建、改扩建等措施,结合竹林基地培育或竹林公园、竹林景区、竹林园区建设,在合江、叙永、纳溪、兴文、江安、长宁、翠屏、南溪、叙州、沐川、青神、邛峡、雨城、荥经、天全、大竹、宣汉等地,集中、集聚、集约打造一批集竹原料基地、竹生态旅游、竹林康养、竹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竹林风景区。推动竹林风景区与加工企业紧密合作,将竹林风景区建成加工企业的优质原料基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优良乡土竹种为主,强化竹林风景区的景观培育或改造提升,推进竹与树、花混交,做到色彩与香味兼具。完善竹林风景区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按标准积极创建4A、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大力支持蜀南竹海创建国家5A级景区;支持兴文凤鸣山景区以古萸人文化为特色、荥经龙苍沟以森林康养为特色创建4A级竹林景区;支持纳溪大旺国际竹种园、江安长江竹岛公园、大竹竹海湿地公园高品质规划建设。2020年,全省新建和提升蜀南竹海等复合型竹林景区17个。
(二)建设一批高质量翠竹长廊
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效果呈现的要求,以江河两岸、湖库周边或国省交通干道两侧为重点,加快形成一批层次分明、自然大气、景观优美的翠竹长廊(竹林大道)。重点沿长江干流、嘉陵江、青衣江、渠江等大江大河,龙门山、龙泉山等山川山脉,国省干道、旅游线路、城市中心轴线等城乡道路,打造形象特色化、品质标准化的竹林大道和翠竹长廊。在翠竹长廊的规划设计中,要正确处理翠竹长廊与山林植被的关系,形成近看竹景、远观青山的立体感。科学界定翠竹长廊的建设范围,长度不低于10公里,宽度按类区分别确定,平原或浅丘地段两边栽竹宽度各不低于5米(两排以上)、山区或深丘地段两边栽竹宽度原则上以第一层山脊为界。妥善处理好点与线的关系,在每条
翠竹长廊中布设3-5个节点,完善节点的连接公路、游步道、观景亭、停车场、公共厕所、风景线简介标牌等设施,积极推进节点景区化。2020年,在提升已建翠竹长廊(竹林大道)的同时,新增成都新华大道一东西轴线一东安湖公园沿线、新机场高速、熊猫大道等高品质翠竹长廊(竹林大道)23条。
(三)培育一批高品质竹林小镇和竹林人家
以竹业主产县为重点,优先支持竹资源丰富、群众积极性高、竹产业较为发达的镇(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竹林小镇和竹林人家。按照“一镇一景、一镇一业、宜居宜业”的思路,以乡镇为单位,改造提升竹林盘风貌,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打造集竹产品加工、竹旅游体验、竹文化展示、竹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竹林小镇。要建立健全竹林培育、管护和开发利用的机制与模式,实现镇美、业兴、民富。竹林人家要优先布局在竹林公园、竹林湿地、竹业园区、翠竹长廊、竹林小镇内及其周边,推进竹林人家与竹林盘或竹编、竹雕、竹餐饮、竹民宿、竹康养等结合,形成一家一品。鼓励支持竹林小镇创建国家或省级特色小镇,竹林人家创建4星或5星级森林人家。2020.年,建成竹林小镇13个、竹林人家44户。
(四)发展一批精致的城镇竹园林
在宜竹区城市或中心镇的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内,积极建设规模适宜、设计新颖的竹园林。大力支持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川西林盘、成都新金牛公园、眉山东坡竹园等重点城市竹园林建设。城镇竹园林建设要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做到竹、树、花、草有机结合,其中竹类植物不少于5种、利用竹类植物造景面积不低于总植被面积的20%,形成错落有致的竹景观。要通过竹博览、竹诗词、竹字画、竹工艺品等,积极挖掘、传承、弘扬竹文化,讲好竹故事;鼓励利用原竹、竹地板、竹型材、竹家具等修建或装饰观景亭、茶房、廊道或展示厅;鼓励从业者到竹园林展销竹产品,鼓励志愿者到竹园林开展讲解服务,鼓励中小学生到竹园林内开展竹科普教育活动,让竹园林成为城镇居民种竹、护竹、用竹和观竹、画竹、品竹、论竹的重要场所。2020年,重点建设提升城镇竹园林8个。
三、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成立专门的竹林风景线建设领导小组;市(州)、县(市、区)林草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作为,落实分管领导、专职人员推进竹林风景线建设。市(州)林草主管部门要根据《2020年全省竹林风景线建设任务表》(见附件)将各项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加强指导,于1月底前将任务分解及设计情况报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6月上旬、12月上旬分别将半年情况、年度总结报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有任务的县(市、区)林草主管部门,要做好规划和汇报,争取党委政府将竹林风景线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部署,牵头做好组织协调、节点设计、人员培训、评估总结等工作。
(二)落实配套政策
林草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部门及所涉镇(乡)政府,集中审核竹林风景线建设年度方案,研究落实建设和管理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政策举措。要重点落实好竹林风景线规划范围内竹林培育及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环保设施、通讯设施建设等用地指标、人力组织、项目支持等政策。林草主管部门要全面推进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落实好退耕还林、林地征占用、迹地更新等政策,支持竹林风景线建设。
(三)保障建设资金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会同财政厅加大对竹林风景线建设的资金支持。各地要在争取本级财政投入的同时,统筹生态修复、森林植被恢复、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以及相关涉农项目资金支持竹林风景线建设。要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激励镇(乡)、村社和新型经营主体、林农参与竹林风景线建设。要发挥绿委办的统筹作用,将竹林风景线内的造林绿化纳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义务植树的范畴,将竹林风景线的管理纳入所属乡村、社区公共管理体系,推进竹林风景线建设与管理的社会化和制度化。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
2020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