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卧龙完成了2022年下半年大型兽类网格化监测项目红外相机影像资料统计工作。
大型兽类网格化监测项目每年4至6月和9至11月进行两轮红外相机电池、内存卡更换工作。连续的监测工作可以有效的了解卧龙大型兽类群落的多样性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监测卧龙大型兽类群落长期动态变化。
据统计,下半年野外共有相机138台,有效红外相机位点121个。红外相机总有效相机工作日17951天,共获得可鉴定到具体物种的兽类、鸟类的照片和视频50061份,有效探测数7496次,共鉴定出分属6目15科的25种野生兽类和4种家畜,鉴定出5目9科的28种野生鸟类,其中鸡形目雉科鸟类9种。
在已鉴定出具体物种的25种野生兽类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共计16种,占物种总数的59.26%;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5种,分别是川金丝猴、大熊猫、雪豹、林麝、四川羚牛;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1种,分别是藏酋猴、黑熊、黄喉貂、豹猫、石貂、小熊猫、水鹿、中华斑羚、中华鬣羚、岩羊、毛冠鹿。相对多度指数(RAI)较高的3个物种依次是水鹿(RAI=106.01)、毛冠鹿(RAI=71.42)与中华斑羚(RAI=52.09);最低的2个物种包括高原兔(有效拍摄数1次,RAI=0.06)与香鼬(有效拍摄数1次,RAI=0.06)。
在鉴定出具体物种的28种野生鸟类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共计12种,占物种总数的42.86%。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即绿尾虹雉、红喉雉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分别是藏雪鸡、血雉、白马鸡、红腹角雉、红腹锦鸡、勺鸡、鹰雕、橙翅噪鹛、大噪鹛、眼纹噪鹛。相对多度较高的为红腹角雉(RAI=6.13),其次为血雉(RAI=3.29)和绿尾虹雉(RAI=3.11);相对多度最低的藏雪鸡(有效拍摄数2次,RAI=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