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卧龙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关键期,针对隐患和风险,全区上下时刻处于临战状态,认真落实省、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安排部署,守住关口,按照路线图、时间表,通过做好四个“全覆盖”扎实开展防汛减灾工作。
全覆盖风险排查和风险分析。组织专业技术服务单位和镇、村及地灾监测人员联合开展地灾和山洪隐患排查,暂未发现新增隐患点及原有隐患点变形情况。资源管理局利用无人机对足木沟、白龙沟、正河、贾家沟等山洪易发区进行隐患排查,为河道清淤和防汛减灾提供详实资料。
全覆盖落实包保责任。印发《关于加强区内水电站库区泄水泄洪安全管理的通知》(卧特发〔2022〕17号)《关于落实卧龙涉水河道安全监管责任包片制度的通知》(卧特护发〔2022〕29号)《关于落实防汛“一对一”包干责任制的通知》(卧特发〔2022〕27号)等,加强了水电站泄洪、河道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山洪、河道安全管理工作,分析卧龙山洪灾害和河道安全风险点,提出应对措施。针对部分沿河区域游客多、过往人员随处下河戏水现象屡禁不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实行河道安全监管责任包片制度,要求责任领导和部门开展日常巡护检查工作,并在有大量游客逗留的关门沟、海口等河段和支沟增设提示、警示标牌52个,加装防护栏1200米。严格落实各级责任,层层落实区局包镇、镇包村、村包组、干部包户、民宿经营户包游客的防汛减灾包保责任制度。
全覆盖隐患监测预警。收到气象部门暴雨蓝色预警后,以多种形式把预警信息发送到各级责任人,把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确保当地群众、游客、施工人员第一时间收到预警信息,对预警预报环节“叫得醒”“叫得应”。收到预警信息后,地灾和山洪监测人员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实时监测报告雨量、水位变化情况,一旦发生险情及时通知群众转移。同时,镇、村、组及网格责任人加强雨情、水情监测,有紧急情况及时上报信息和疏散转移群众。
全覆盖落实避险转移。对群众、游客、过境人员、施工人员坚决落实“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不怕劳民伤财、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十防九空”要求。企业、施工单位,遇到突发状况不能层层等命令,要科学决策、果断处置,决不能心存侥幸贻误事件处置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