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森林面积205万亩,森林覆盖率71.95%,森林蓄积1668万立方米,是全省80个中火险县之一。日前,笔者就森林防灭火工作专访了洪雅县林业局局长董伟。
笔者:洪雅县森林防灭火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董伟:一是高度重视,强化学习认识。2020年以来,我县深入推进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在各类会议中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要求,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及时作出安排部署。让全局干部职工时刻绷紧森林防灭火的弦,入脑入心,化为实际行动。二是突出重点,开展隐患排查。2021年以来全县开展全覆盖拉网式大排查大检查324次,排查重要目标24个、居民点25个、农林作业点168个、林区施工单位21个,排查共发现隐患19个,现已整改落实19个。全覆盖排查林区农户森林火灾隐患6万余户。依托县内凯迪生物电厂,将林下可燃物用于生物发电,共清理林下可燃物1990吨,实现林下隐患整治与企业发展双赢。三是多措并举,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洪雅县利用全县229个户外显示屏滚动播放森林防灭火信息,制作标语、标牌、墙绘等户外宣传6250幅,编发短信微信28000余条;印发森林防灭火应知应会、宣传日历画册等各类森林防灭火宣传资料30万余份;召开群众会、坝坝会1000余场次;全县广泛张贴了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村组大喇叭、流动宣传车滚动播放森林防火宣传音频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发布防火信息28条,开展案例警示教育2期、公益宣传短视频1期。在我县玉屏山建设森林研学基地,将森林防灭火教学及实践纳入基地特色课程,编制专题教材、配备固定导师,分批次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实地参与,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灭火、火灾逃生等研学活动。截至目前,开展森林研学200余批次,涉及学生1.1万人次,切实提升了学生群体森林防灭火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
笔者: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有哪些主要举措?
董伟:一是网格管理,早防早治。全县设置防火检查站(点)50个,严格按照“七个一”和“七步工作法”开展进山入林车辆、人员检查登记,严管火源;严格精神病人、残障人士等重点特殊人群管理,对全县446名重点人员建立管控台账,一对一落实监管责任。二是加大投入,不断夯实森林防灭火基础。全面梳理整治通村通组道路1634公里,林区专用公路349公里,山坪塘757座、饮水取水口111个、水库20个,新建森林消防通道50余公里、消防水池6座。县财政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启动瓦屋山、七里坪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营房建设。县国有林场投入资金360万元,建立瓦屋山无人区和通讯盲区森林防灭火微波传输系统,采用微波无线传输方式,有效解决人防薄弱区和监控盲区的森林防灭火监测难题,对50余万亩森林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三是备战备勤,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组建80人的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40人的洪雅国有林场半专业队伍、150人的基干应急民兵森林扑火应急队伍。组建村组聚居点群众义务扑火队101支、队员2347名。落实资金1000余万元,购置专业扑火队伍装备,建设镇村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库57个。为有效提升全县森林防灭火“早发现”“早处置”能力,县、镇两级开展应急演练12场次,召开了全县巡山护林员队伍管理培训会2次,对全县220名巡山护林员和50名地方专业扑火队员实行了网格化管理,有效减少了森林火灾风险发生。四是依法治火,加大火案查处力度。县林业局与县公安局密切配合,组建工作专班,开展巡查巡护。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见烟就查、见火就罚”的要求,持续加强违规野外用火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共处罚野外违规用火3起3人。
笔者: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董伟: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火意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切实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知识、典型案例等森林防火知识宣传,使森林防火家喻户晓、不留死角和盲区。二是筑牢“四道防线”,严格管控火源。筑牢用火审批、入山检查、林区巡护、联防联保四道防线。在高火险时段、重要节假日期间要加强旅游景区、森林公园、重点林区火源管理,在重要路口设卡检查,禁止火种进山入林。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限期整改,从源头上消除火灾诱因。三是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基础保障。进一步加强各森林防火扑火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培训,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确保“拉得出、上得去、扑得灭”。加强对巡山护林员的选拔、使用和考核,充分发挥巡山护林员森林防灭火探头作用。对现有扑火工具、通讯工具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扑火所需;积极争取资金,对部分老旧装备进行更换;提升技防能力,争取新建森林防火视频监测点位;指导各镇制定森林防火专项规划,如防火通道、林区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加强森林火险趋势预测,在重要时段和法定节假日期间,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执行森林火灾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上传下达、信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