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作为全省生态、资源、文化、旅游大州,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9处。近年来,全州始终坚持“立足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理念,推动自然保护地工作走深走实。
高位推动生态建设,筑牢保护根基。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阿坝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国家和省、州关于自然保护地的部署要求,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以“生态为本、林草为民”为总基调,沿“绿色兴州、产业富民”方向,多措并举加强保护与管理。通过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全州自然景观、自然遗迹、自然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
全力守护生态资源,织密管护网络。资源管护“细”。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压实保护地管理机构与一线巡护员责任,创新运用无人机、视频监控、高分卫星等技术手段强化日常巡护监管。目前已配置信息化系统12套、野外生态观测站9个、无人机34台、红外相机581台、视频监控1887套,为完善生态本底数据库提供科学支撑。项目准入“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保障要素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严格规范项目准入。上半年共办理各类项目建设审核审批、准入22件,全力支持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后期监管“实”。严格要求施工单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严禁少批多占、批甲占乙,严守生态红线,确保保护地生态环境安全。
着力提升生态功能,彰显保护成效。开展保护地能力提升建设,黑颈鹤、金丝猴等旗舰物种栖息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目前全州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2种、野生植物93种,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超95%,栖息地保存率达100%,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持续强化监督执法,深入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区域的检查,严厉打击滥砍滥伐、非法捕猎、违规建设等违法行为。2025年已核实若尔盖县点对点线索1个,开展“绿盾”行动26次,有力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强化科普能力建设,提升科普水平。依托四姑娘山生态教育基地、九寨沟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等平台,充分利用丰富生态资源开展自然教育,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助力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