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6日,接到群众反映,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千佛镇千佛村村民种植的黄连、厚朴、黄柏等经济作物遭受到野猪、猴类等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啃食,安州区野生动物保护站接到立即与保险公司一道前往现场,通过现场查勘、拍照取证,核查当事人相关信息并录入了系统,完成了安州区首例野生动物“肇事”,政府投保“买单”理赔的现场核实工作。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力度的加大,野生动物活动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大熊猫国家公园内野生动物致害事件时有发生。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要求,“完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对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予以补偿。”绵阳市积极探索政策性保险与特色保险、商业保险相结合的路子,鼓励涉及国家公园的县(区)政府在用好政策保险的同时,打捆购买野生动物伤人保险、损害农作物专项保险,着力构建大熊猫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目前,涉及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平武、北川、安州三个县(区)全面购买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平武县在全省先行先试,已累计投保4个年度,完成赔付总金额90.58万元,赔付率高达129.40%,惠及20个乡镇、2000余户群众。安州区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分别投保15万元、13.98万元,北川羌族自治县已理赔野生动物肇事案件223件,赔付金额20.481万元。
绵阳探索建立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在人兽冲突管控、野生动物肇事信访化解工作上走出一条新路。一是初步形成了保险购买、案件申报、现地核实、赔付审核、赔款拨付等一套规范的、完整的、成熟的常态化机制。二是填补了地方(省、市)野生动物肇事理赔办法缺失方面的空白。三是有效缓解了野生动物肇事造成的信访压力,保障了林农的生产利益不受或少受野生动物肇事危害,促进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四是通过试点,拉近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群众的距离,树立了地方政府“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增进了干群相互了解,有效提升了野生动物保护的公众认可度和知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