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阿坝州松潘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取得重大发现:位于松潘小河镇黄铜坪野外监测点的一台红外相机,在2025年4月至5月期间连续17次记录到同一只成年野生大熊猫的活动画面。同期,另一台布设在海拔1500—2000米针阔混交林的红外相机也连续7次拍摄到大熊猫嗅探树桩、撒尿标识领地等行为。这种短时间、多点位密集记录野生大熊猫的现象,在监测史上极为罕见。
据松潘县林业和草原局动物保护处工作人员分析介绍,大熊猫如此高频活动出现原因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小河片区优质栖息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小河黄铜坪区域竹类茂盛、水源充足,气温稳定,为大熊猫提供了理想生存条件。4-5月正值大熊猫发情期,个体会扩大活动范围寻找配偶,增加被拍摄概率。频繁出现的嗅探、蹭树行为可能与其通过气味标记领地有关。近年来,通过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该区域栖息地破碎化问题显著改善。
此次发现不仅为研究野生大熊猫行为学提供了珍贵样本,更印证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