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由市林业局牵头,组织专家对全市8个林区景区、30个乡镇(街道)、50个村(社区)森林防灭火示范创建单位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估,评审组认定各创建单位思想重视,措施有力,对照标准,在宣传教育、物资装备、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各地涌现一批典型经验及先进人物,基层森林防灭火综合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建成森林防灭火“5+4+3”体系。
一是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宣传形式多样,范围广泛,各级党政更加重视,基层群众干部自觉遵守森林防灭火安全规范,防火意识普遍提高。
二是火源管控有力有效。建立5级责任包保体系,划分党政领导(县市区)责任区84个,划分网格1902个,基层防火力量达到1.23万人,织密“人防”防控网络。
三是防扑火队伍建立健全。组建市县专业森林防灭火队伍10支565人,乡镇半专业扑火队235支9744人,村组义务扑火队2754支30077人,强化训练演练和专业知识培训,扑火能力得到提升。
四是防控重点更加明确。将有防火任务的235个乡镇(街道)划分为20个高火险乡镇、130个中火险乡镇、85个低火险乡镇。实施精准分区分级,制定了县、乡森林火险精准防控力量分布图,县级标定38处森林火险重点区域,乡镇标定90处重点森林资源集中区。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投入资金1.57亿元,建成车辆防火通道、防火隔离带、消防蓄水池、瞭望点等。市、县、乡强化了专业物资库储备,基层村级物资库均配备了“老三样”等。新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30个,在主要林区建立热成像监测点13个,森林防火新科技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