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林业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08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18-06-04 来源:办公室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九三学社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加强阿坝州土地沙化综合治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中央和省大力支持阿坝州防沙治沙工作

  阿坝州是全省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2015年全省第五次沙化监测,阿坝州沙化面积16.6万公顷,占全省沙化比例19.3%,其中,中度(含)以上沙化面积2.38万公顷,占全州沙化面积的14.3%,尤其是若尔盖县尚有4000余公顷流动沙地,沙化形势严峻,局部生态脆弱。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历来高度重视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2007年以来,全省启动省级财政林业防沙治沙项目,集中对中度以上沙化土地开展规模治理。2013年,启动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沙化土地治理项目,支持阿坝州推进防沙治沙。十多年来,中省累计投入阿坝州治沙资金近7亿元,已治理中重度沙化面积3.3万公顷,治理区林草植被盖度明显增加,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据监测,中度以上沙化面积大幅减少70%,全州沙化总面积较2010年减少3.5%。

  二、关于提案中的四方面建议

  贵单位在提案中指出的治沙投资效益不高、统筹协调不够、科学治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确实不同程度存在,我们一直关注并致力于解决。关于提案中的四方面建议,既涉及我厅正在坚持开展的生态治理,又有值得探索的创新治沙思路,对下一步我省提高沙化综合治理水平,提升沙化治理成效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更好地吸纳建议,我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农业厅、科技厅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梳理如下:

  (一)关于因地制宜,科学实施土地沙化综合治理

  优先治理轻度沙化方面。阿坝州85.7%的沙化土地为轻度沙化,多年来,阿坝州认真组织实施退牧还草和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已覆盖所有轻度沙化草地,植被盖度明显整体提升。但由于农牧民长年形成的数量型传统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改变,牧区牲畜超载过牧现象仍较普遍,人草畜矛盾仍然突出,加之草原监管力量薄弱等因素,仍有部分轻度沙化土地林草植被恢复成效欠佳。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完善饲草供给体系、强化牲畜棚圈建设、培育集体牧场和畜牧专业合作社、促进牧民转产转业等更加有力的措施对轻度沙化土地进行优先治理,切实把草原超载过牧减下来,有效控制人为因素对天然草原的负面影响,巩固草地退化沙化治理成效,努力遏制草原退化沙化趋势。

  重点治理流动沙丘方面。川西北流动沙地集中分布在若尔盖县,主要由林业部门牵头负责治理。目前已通过实施省级财政林业防沙治沙、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沙化土地治理等项目对若尔盖县流动沙地进行了局部治理,探索出以设置高山柳沙障为主要措施的有效治理模式。但是,受治理难度大、草地所有者治沙意愿不统一、治沙生物材料来源不足、后期管护难等因素影响,对流动沙丘的统筹治理确有不足,有待进一步攻坚克难。

  下一步,我厅将加大统筹治理力度,指导川西北地区尤其是若尔盖县进一步理清思路,将省级防沙治沙规划明确的治理内容细化到地块,根据沙化危害程度、老百姓治沙意愿、脱贫攻坚需求、林牧矛盾等多重因素研究形成科学的治沙时间表,着力降低生态安全风险。在加强源头治理的同时,及时总结竹帘沙障、沙袋沙障、秸秆沙障、高山柳沙障等不同类型机械沙障试验试点的经验和成效,有计划地因地制宜投入到治沙实践中,提高治沙成效。

  分类精准施策方面。在下一步治沙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纳建议,更加注重精准施策。针对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沙化,加大区域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政策宣传,加大轮封轮牧工作力度,促进植被恢复。针对湿地退化引起的沙化,在充分征求当地农牧民意见、不侵害老百姓草场利益、不造成新的生态破坏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水利工程措施提高地表和地下水位,有效恢复湿地生态。

  (二)关于开展源头治理,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修复与综合治理

  开展源头治理方面。2017年以前,我省治沙工作的主要思路是集中开展工程治理,短期提高治理区域林草植被盖度,未对沙源治理给予重点关注,以致连年治沙但成效有限。2017年,省级财政创新提出利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开展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明确以若尔盖、阿坝等6个县为建设单位,以突出生态问题为导向,开展以沙源治理、防风林带建设、湿地保护修复、沙化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其中治沙重点围绕固定半固定沙地和露沙地,兼顾流动沙地。目前,已落实年度建设资金近1.5亿元,项目县正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结合组建造林脱贫专业合作社稳步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实施有利于找准生态问题主要矛盾,统筹人力财力物力集中治理,体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构筑滚水坝方面。川西北地区湿地生态修复与沙化治理紧密相关,湿地、草原退化是沙化的重要成因。因地制宜地构筑修筑坝体、抬高地下水位、增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是减少沙化面积、降低沙化程度的有效措施。在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我厅认为,滚水坝宜修筑在县城周边,以观景为主,而对大多数自然河道、排水沟等,宜采取沙土制微型挡水坝修复湿地,以尽量保持湿地自然状态。我厅将继续指导有关地方按照科学、审慎的原则,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老百姓意愿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开展湿地恢复工作。

  气候干暖化、过度放牧和鼠虫害等引起的草地沙化退化治理方面。我厅及省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加强区域草原承载能力评价,引导牧民科学放牧,通过多种措施实现减畜目标,是促进草原生态自然恢复、持续巩固治沙成效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川西北地区大力开展打贮草基地建设,培育种草大户、集体牧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加大牲畜改良科研应用和标准化养殖力度,引导牧民增强生态保护观念,超载过牧现象有所减轻。5年来,全省累计改良和治理退化草地10175万亩(次),开展治理黑土滩(鼠荒地、沙化草地)试点示范19.2万亩,局部地区草原生态已有好转。但仍需要继续坚持退牧还草和人工牧草培育,加强鼠虫害治理,以及退化草地修复等多种方式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减轻沙化威胁。

  统筹实施砾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目前,川西北生态脆弱地区采石、采矿等活动已受到严格监管,我厅未曾收到因采石、采矿等人为活动破坏林草植被的信访或舆情信息。2013—2017年,黄河源区三县(阿坝县、红原县、若尔盖县)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退化沙化草原修复166.9平方公里。下一步,我厅将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研究落实更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自然力修复沙化土地的作用,并通过争取新设工程、统筹现有渠道资金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山体管护修复、荒漠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

  加强封禁和管护设施建设方面。坚持自然修复为主是川西北防沙治沙的重要原则。我省于2017年出台《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并计划今年下半年在若尔盖或石渠启动省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划定和建设。拟通过落实必要的治沙措施、实施严格的封禁保护、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完善沙化治理和成果巩固社会化服务购买机制,探索一条全新的保护性治沙路径。

  发展沙产业方面。由于川西北高寒草地气候条件特殊,植被恢复困难,治沙成本偏高,加之沙化土地呈斑块状分布,土地权属基本上是牧民承包,难以像内蒙古库布其等大沙区那样,通过大规模流转沙地引进社会资本、发展生态产业、实现规模治沙。目前,全省防沙治沙以政府投入、工程治理为主,进度相对缓慢,产业治沙实践不多。部分沙区县因地制宜培育沙棘、红景天等高原高寒沙区特色产业,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治沙工作,探索“治沙”与“治贫”结合的有益经验。

  (三)关于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土地沙化综合治理合力

  统一规划管理黄河源区方面。我省秉持“立足生态保护现实需求和发展阶段,将创新体制和改革机制放在优先位置,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下一步,我省将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的国家公园功能定位和全国总体布局,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由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部门对川甘青交界地区黄河源区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在条件成熟和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向国家呼吁将川甘青交界地区黄河源区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编制统一规划,提升治沙综合能力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合政策和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方面。川西北沙化区县均属深度贫困地区,可按照国家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有关规定,整合资金开展沙化治理工作。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责任分工,扎实推进资金整合意见的贯彻落实,鼓励贫困县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沙化治理投入模式和资金整合方式。积极争取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生态建设资金在转移支付中的比例。积极指导沙区县加强沙化治理项目包装储备,努力争取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开展沙化治理,拓宽防沙治沙投融资渠道。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尝试引导社会主体通过经营沙产业、培育治沙苗木、推广治沙技术等参与沙化治理,形成政府、社会协作治沙的良好格局。

  开展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方面。2016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在重点领域上,明确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流、耕地等生态补偿政策、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在机制创新上,明确了要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完善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机制、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健全配套制度体系、创新政策协同机制、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推进精准脱贫等,确保到2020年,实现重点生态领域和重点生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基本覆盖。同时,为激励省内重点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保护和治理水环境的积极性,省政府于2016年4月出台《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在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正式建立了水环境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以交界断面水质监测数据为准绳,按照“超标者赔偿、改善者受益”的原则,对超标地区扣缴资金,对改善地区补偿资金,强化了地方政府环保主体责任。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在总结“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示范可行的补偿模式。

  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方面。在总结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12月18日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对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步骤和运行构架作出了总体设计。今年4月10日,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工作方案》,明确了我省贯彻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提出分阶段、有步骤参与和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由于全国碳市场是一个统一市场,其交易管理办法、配额分配方法等重要制度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且前期试点工作已经结束,单独建立黄河流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不具备可行性。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牵头指导阿坝州按照《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工作方案》,做好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以及碳市场参与主体能力建设等工作,并积极支持阿坝州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全国碳交易。

  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生态旅游和沙地产业发展方面。川西北地区属“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关系到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不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区域内的人为活动应遵循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沙区县在不对区域生态功能正常发挥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走生态经济型的发展道路。比如积极支持发展集约型的现代化畜牧业,改善草原退化生态;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沙棘等,助力脱贫攻坚;结合藏、羌民族文化特色及高寒高原独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和路线,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四)关于利用科技支撑,提升土地沙化治理水平

  近年来,我厅会同科技厅等部门,以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为依托,开展了“四川川西北高原沙化治理与生态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验区的建立研究”“生态毯技术在若尔盖沙化治理中的运用与推广”“川西北新型治沙牧草种的评价、繁育及沙化治理示范”等一系列研究,在阿坝县、若尔盖县等地建立退化、沙化草地治理示范基地。针对流动沙地、固定和半固定沙地、露沙地等问题,提出了“沙棘+适生牧草”等4种流动沙丘栽培模式、“红景天+适生牧草”等2种半固定沙地栽培模式等。同时,加强跨省技术攻关,与青海省共同实施“科技援青”高寒典型沙化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重大项目,创新“草-药-灌”等治理模式,将沙化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建成沙化治理示范基地1000余亩,植被平均盖度达到77.5%,在沙化地植被恢复、生态经济效益方面成效显著,成为川西北沙化治理的重要经验。

  下一步,将进一步调动全省科研、教学、生产等单位积极性,鼓励针对区域防沙治沙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建立一批科技示范点和示范区。按照国家部署认真做好五年一次的省级沙化监测,积极开展川西北高原沙化动态监测体系研究,并做好已实施沙化治理成效的定期监测,总结和提升治沙技术、模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扶持政策创新和资源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努力创造条件进行探索试验,力争取得突破。

  防沙治沙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但正当其时。我厅将按照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积极做好有关工作,衷心感谢贵单位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林业厅     

                          2018年5月15日



当前位置: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林业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08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18-06-04 来源:办公室

九三学社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加强阿坝州土地沙化综合治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中央和省大力支持阿坝州防沙治沙工作

  阿坝州是全省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2015年全省第五次沙化监测,阿坝州沙化面积16.6万公顷,占全省沙化比例19.3%,其中,中度(含)以上沙化面积2.38万公顷,占全州沙化面积的14.3%,尤其是若尔盖县尚有4000余公顷流动沙地,沙化形势严峻,局部生态脆弱。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历来高度重视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2007年以来,全省启动省级财政林业防沙治沙项目,集中对中度以上沙化土地开展规模治理。2013年,启动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沙化土地治理项目,支持阿坝州推进防沙治沙。十多年来,中省累计投入阿坝州治沙资金近7亿元,已治理中重度沙化面积3.3万公顷,治理区林草植被盖度明显增加,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据监测,中度以上沙化面积大幅减少70%,全州沙化总面积较2010年减少3.5%。

  二、关于提案中的四方面建议

  贵单位在提案中指出的治沙投资效益不高、统筹协调不够、科学治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确实不同程度存在,我们一直关注并致力于解决。关于提案中的四方面建议,既涉及我厅正在坚持开展的生态治理,又有值得探索的创新治沙思路,对下一步我省提高沙化综合治理水平,提升沙化治理成效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更好地吸纳建议,我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农业厅、科技厅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梳理如下:

  (一)关于因地制宜,科学实施土地沙化综合治理

  优先治理轻度沙化方面。阿坝州85.7%的沙化土地为轻度沙化,多年来,阿坝州认真组织实施退牧还草和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已覆盖所有轻度沙化草地,植被盖度明显整体提升。但由于农牧民长年形成的数量型传统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改变,牧区牲畜超载过牧现象仍较普遍,人草畜矛盾仍然突出,加之草原监管力量薄弱等因素,仍有部分轻度沙化土地林草植被恢复成效欠佳。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完善饲草供给体系、强化牲畜棚圈建设、培育集体牧场和畜牧专业合作社、促进牧民转产转业等更加有力的措施对轻度沙化土地进行优先治理,切实把草原超载过牧减下来,有效控制人为因素对天然草原的负面影响,巩固草地退化沙化治理成效,努力遏制草原退化沙化趋势。

  重点治理流动沙丘方面。川西北流动沙地集中分布在若尔盖县,主要由林业部门牵头负责治理。目前已通过实施省级财政林业防沙治沙、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沙化土地治理等项目对若尔盖县流动沙地进行了局部治理,探索出以设置高山柳沙障为主要措施的有效治理模式。但是,受治理难度大、草地所有者治沙意愿不统一、治沙生物材料来源不足、后期管护难等因素影响,对流动沙丘的统筹治理确有不足,有待进一步攻坚克难。

  下一步,我厅将加大统筹治理力度,指导川西北地区尤其是若尔盖县进一步理清思路,将省级防沙治沙规划明确的治理内容细化到地块,根据沙化危害程度、老百姓治沙意愿、脱贫攻坚需求、林牧矛盾等多重因素研究形成科学的治沙时间表,着力降低生态安全风险。在加强源头治理的同时,及时总结竹帘沙障、沙袋沙障、秸秆沙障、高山柳沙障等不同类型机械沙障试验试点的经验和成效,有计划地因地制宜投入到治沙实践中,提高治沙成效。

  分类精准施策方面。在下一步治沙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纳建议,更加注重精准施策。针对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沙化,加大区域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政策宣传,加大轮封轮牧工作力度,促进植被恢复。针对湿地退化引起的沙化,在充分征求当地农牧民意见、不侵害老百姓草场利益、不造成新的生态破坏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水利工程措施提高地表和地下水位,有效恢复湿地生态。

  (二)关于开展源头治理,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修复与综合治理

  开展源头治理方面。2017年以前,我省治沙工作的主要思路是集中开展工程治理,短期提高治理区域林草植被盖度,未对沙源治理给予重点关注,以致连年治沙但成效有限。2017年,省级财政创新提出利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开展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明确以若尔盖、阿坝等6个县为建设单位,以突出生态问题为导向,开展以沙源治理、防风林带建设、湿地保护修复、沙化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其中治沙重点围绕固定半固定沙地和露沙地,兼顾流动沙地。目前,已落实年度建设资金近1.5亿元,项目县正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结合组建造林脱贫专业合作社稳步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实施有利于找准生态问题主要矛盾,统筹人力财力物力集中治理,体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构筑滚水坝方面。川西北地区湿地生态修复与沙化治理紧密相关,湿地、草原退化是沙化的重要成因。因地制宜地构筑修筑坝体、抬高地下水位、增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是减少沙化面积、降低沙化程度的有效措施。在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我厅认为,滚水坝宜修筑在县城周边,以观景为主,而对大多数自然河道、排水沟等,宜采取沙土制微型挡水坝修复湿地,以尽量保持湿地自然状态。我厅将继续指导有关地方按照科学、审慎的原则,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老百姓意愿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开展湿地恢复工作。

  气候干暖化、过度放牧和鼠虫害等引起的草地沙化退化治理方面。我厅及省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加强区域草原承载能力评价,引导牧民科学放牧,通过多种措施实现减畜目标,是促进草原生态自然恢复、持续巩固治沙成效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川西北地区大力开展打贮草基地建设,培育种草大户、集体牧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加大牲畜改良科研应用和标准化养殖力度,引导牧民增强生态保护观念,超载过牧现象有所减轻。5年来,全省累计改良和治理退化草地10175万亩(次),开展治理黑土滩(鼠荒地、沙化草地)试点示范19.2万亩,局部地区草原生态已有好转。但仍需要继续坚持退牧还草和人工牧草培育,加强鼠虫害治理,以及退化草地修复等多种方式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减轻沙化威胁。

  统筹实施砾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目前,川西北生态脆弱地区采石、采矿等活动已受到严格监管,我厅未曾收到因采石、采矿等人为活动破坏林草植被的信访或舆情信息。2013—2017年,黄河源区三县(阿坝县、红原县、若尔盖县)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退化沙化草原修复166.9平方公里。下一步,我厅将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研究落实更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自然力修复沙化土地的作用,并通过争取新设工程、统筹现有渠道资金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山体管护修复、荒漠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

  加强封禁和管护设施建设方面。坚持自然修复为主是川西北防沙治沙的重要原则。我省于2017年出台《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并计划今年下半年在若尔盖或石渠启动省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划定和建设。拟通过落实必要的治沙措施、实施严格的封禁保护、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完善沙化治理和成果巩固社会化服务购买机制,探索一条全新的保护性治沙路径。

  发展沙产业方面。由于川西北高寒草地气候条件特殊,植被恢复困难,治沙成本偏高,加之沙化土地呈斑块状分布,土地权属基本上是牧民承包,难以像内蒙古库布其等大沙区那样,通过大规模流转沙地引进社会资本、发展生态产业、实现规模治沙。目前,全省防沙治沙以政府投入、工程治理为主,进度相对缓慢,产业治沙实践不多。部分沙区县因地制宜培育沙棘、红景天等高原高寒沙区特色产业,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治沙工作,探索“治沙”与“治贫”结合的有益经验。

  (三)关于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土地沙化综合治理合力

  统一规划管理黄河源区方面。我省秉持“立足生态保护现实需求和发展阶段,将创新体制和改革机制放在优先位置,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下一步,我省将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的国家公园功能定位和全国总体布局,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由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部门对川甘青交界地区黄河源区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在条件成熟和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向国家呼吁将川甘青交界地区黄河源区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编制统一规划,提升治沙综合能力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合政策和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方面。川西北沙化区县均属深度贫困地区,可按照国家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有关规定,整合资金开展沙化治理工作。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责任分工,扎实推进资金整合意见的贯彻落实,鼓励贫困县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沙化治理投入模式和资金整合方式。积极争取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生态建设资金在转移支付中的比例。积极指导沙区县加强沙化治理项目包装储备,努力争取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开展沙化治理,拓宽防沙治沙投融资渠道。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尝试引导社会主体通过经营沙产业、培育治沙苗木、推广治沙技术等参与沙化治理,形成政府、社会协作治沙的良好格局。

  开展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方面。2016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在重点领域上,明确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流、耕地等生态补偿政策、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在机制创新上,明确了要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完善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机制、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健全配套制度体系、创新政策协同机制、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推进精准脱贫等,确保到2020年,实现重点生态领域和重点生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基本覆盖。同时,为激励省内重点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保护和治理水环境的积极性,省政府于2016年4月出台《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在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正式建立了水环境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以交界断面水质监测数据为准绳,按照“超标者赔偿、改善者受益”的原则,对超标地区扣缴资金,对改善地区补偿资金,强化了地方政府环保主体责任。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在总结“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示范可行的补偿模式。

  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方面。在总结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12月18日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对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步骤和运行构架作出了总体设计。今年4月10日,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工作方案》,明确了我省贯彻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提出分阶段、有步骤参与和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由于全国碳市场是一个统一市场,其交易管理办法、配额分配方法等重要制度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且前期试点工作已经结束,单独建立黄河流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不具备可行性。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牵头指导阿坝州按照《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工作方案》,做好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以及碳市场参与主体能力建设等工作,并积极支持阿坝州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全国碳交易。

  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生态旅游和沙地产业发展方面。川西北地区属“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关系到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不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区域内的人为活动应遵循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沙区县在不对区域生态功能正常发挥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走生态经济型的发展道路。比如积极支持发展集约型的现代化畜牧业,改善草原退化生态;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沙棘等,助力脱贫攻坚;结合藏、羌民族文化特色及高寒高原独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和路线,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四)关于利用科技支撑,提升土地沙化治理水平

  近年来,我厅会同科技厅等部门,以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为依托,开展了“四川川西北高原沙化治理与生态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验区的建立研究”“生态毯技术在若尔盖沙化治理中的运用与推广”“川西北新型治沙牧草种的评价、繁育及沙化治理示范”等一系列研究,在阿坝县、若尔盖县等地建立退化、沙化草地治理示范基地。针对流动沙地、固定和半固定沙地、露沙地等问题,提出了“沙棘+适生牧草”等4种流动沙丘栽培模式、“红景天+适生牧草”等2种半固定沙地栽培模式等。同时,加强跨省技术攻关,与青海省共同实施“科技援青”高寒典型沙化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重大项目,创新“草-药-灌”等治理模式,将沙化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建成沙化治理示范基地1000余亩,植被平均盖度达到77.5%,在沙化地植被恢复、生态经济效益方面成效显著,成为川西北沙化治理的重要经验。

  下一步,将进一步调动全省科研、教学、生产等单位积极性,鼓励针对区域防沙治沙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建立一批科技示范点和示范区。按照国家部署认真做好五年一次的省级沙化监测,积极开展川西北高原沙化动态监测体系研究,并做好已实施沙化治理成效的定期监测,总结和提升治沙技术、模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扶持政策创新和资源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努力创造条件进行探索试验,力争取得突破。

  防沙治沙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但正当其时。我厅将按照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积极做好有关工作,衷心感谢贵单位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林业厅     

                          2018年5月15日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 承办单位: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
十大玩彩信誉平台 韦德体育官网 澳门金沙线上博彩娱乐 赌博网址 澳门博彩在线 荆门市科技局 兴安盟科技局 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长春市科技局 丽江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