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依托市域资源禀赋,深挖潜力拓展林地利用空间,大力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着力实现绿水青山“高颜值”向金山银山“高价值”转化。
强化高点站位,统筹谋划到位。立足全市林特产业发展布局,科学编制竹产业、木本油料、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等11个规划,统筹推进“森林粮库”建设。目前,发展竹产业39.92万亩、建成笋用竹基地11万余亩;发展木本油料核桃10.4万亩、油茶4.6万余亩;国家储备林项目获银行贷款授信33.2亿元、放款2.03亿元;发展林下种养5.44万亩、森林药材1万余亩、林产饮料2.6万余亩,全市呈现“多点布局、全面开花”产业发展新格局。
强化要素保障,科技帮扶到位。主动破解用地难题,先后前往重庆酉阳、广元昭化、雅安洪雅、资阳安岳等地考察学习10余次,邀请国家林草局规划院、省林科院实地指导培训2次。目前,全市已完成林地流转13.5万亩。制定《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经果林林下大豆种植技术规程》等4项林业产业地方标准。与四川农业大学、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林科院、内江市农科院等多家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开展技术培训、送科技下乡等活动10余次,推动新技术推广运用和优质品种培育。
强化产业提质,园区引领到位。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设施完善、优质高效原则,成功创建国家级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省级油茶现代林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1个、省级翠竹长廊1条,市(州)级现代林业示范区1个、市级三星级现代农(林)业园区2个、市级翠竹长廊3条、市级竹林乡镇2个,建立省、市级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30余个,实现林业特色产业基地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强化源头管控,安全监管到位。严格食用林产品安全管控,健全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加强食用林产品及产地土壤监测。全年现场抽检170批次,开展双随机检查12次,筑牢行业食品安全防线。广泛宣传食用林产品安全法律法规、科普小常识等,全力营造全民参与、全民践行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为加快“天府森林粮库”建设贡献内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