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自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建设任务162.16万亩,涉及121个乡镇、1346个村、28.7万农户、100.5万人。经过多年工程建设,全市森林资源存量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项指标取得长足进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多重效益。
一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森林资源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面积快速增长,森林质量稳步提高。全市森林蓄积量达到2610.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1%,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
二是林业产业势头强劲。各区(县)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有力推动了林竹、苗木花卉、林下种养殖等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叙永县建成164万亩竹基地,位居全省第一。合江县建成30万亩荔枝基地、30万亩真龙柚基地。纳溪、合江、叙永、古蔺被纳入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现代林业重点县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建设范畴。
三是脱贫增收成效明显。全市21万个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业中解放出来,退耕农户人均获得退耕还林政策性收入1720元,转移劳动力人均年增加务工纯收入1万余元。全市形成以竹产业、苗木花卉、生态旅游、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林业乡镇20余个。
四是美丽乡村更加宜居。全市已基本消灭荒山荒坡,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居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县1个、国家森林乡村32个、省级森林小镇6个,已初步构筑起城乡一体的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