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作安排,9月15日,卧龙启动了第三季度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巡护样线监测工作。
大熊猫固定样线监测是保护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主要用于长期追踪大熊猫种群动态、栖息地状况及人类活动影响。此次巡护主要由木江坪保护站、邓生保护站、三江保护站组织人员实施。
野外工作人员分组对样线区域进行调查监测。一是大熊猫活动痕迹记录。粪便:记录数量、新鲜度、分布位置,通过DNA分析或咬节法(竹茎咬痕间距)识别个体和性别;食迹:啃食竹子的痕迹(如竹竿残留高度、竹叶取食量);足迹/爪印:判断移动方向和个体大小。卧穴:休息或产仔的巢穴痕迹。二是栖息地环境评估。植被类型:竹林种类、覆盖度、更新状态(如开花枯死情况);地形特征:海拔、坡度、水源距离等地理信息。三是伴生动物监测。记录同域分布的物种(如金丝猴、羚牛)及其活动痕迹,评估生态系统完整性。
目前已经完成老鸦山、黄草坪等区域4条样线的调查,预计月底完成全部样线野外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