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省林科院“天府森林钱库—用材林(竹)培育与储备林建设创新团队”工作安排,“料慈竹种群分布、功能基因挖掘与竹林复合经营技术研究”课题组赴料慈竹模式产地重庆市南川区开展野外调查。期间,就扎实推进西南地区竹类资源科研攻关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重庆市林科院经济林与竹类研究所专家进行专题座谈。
课题组开展了料慈竹分布区域的立地因子、样丛性状、立竹性状等调查并采样。川渝双方科研团队针对西南地区竹类资源多样性与产业禀赋现状进行了深入研讨。会上,专家们视野宏阔、坦诚交流,从盆周山地的典型区域实践,拓展至整个川渝地区,进而辐射西南广袤山区,系统梳理了当前笋用竹、材用竹资源培育、加工利用的现状、面临的共性技术瓶颈及未来市场潜力。专家们普遍认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笋竹产业川渝“一盘棋”的合力研发,必将带动区域笋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双方还就未来协同创新方向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重要共识,期待进一步在竹种质资源评价、竹林定向高效培育、竹材精深加工技术突破以及复合经营模式推广示范等领域加强科研协作和协同创新,夯实西南地区笋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基础。
此次调研与座谈,标志着川渝竹业科技合作进入更加紧密、更加务实的阶段,为下一步双方整合优势资源、细化合作方案,共同提升川渝两地竹类资源科研水平、驱动区域竹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