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眉山市紧紧围绕“绿”字做文章,持续促进林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成效显著。
严格“护绿”,全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严格林地用途管制、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加大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力度。2021年以来,全市依法查处涉林案件179件;严防森林火灾,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2022年以来,全市开展森林防灭火督查1100余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5万余场次,张贴省、市、县2022年森林防火命令10.4万余份,推送防火宣传短信79.6万多条、发放《致学生家长的森林防灭火公开信》50万余份、森林防灭火宣传单50.6万余份,更新设置标识标牌3452个、横幅8650余条,制播音视频宣传报道140余篇,出动宣传车辆10800多台次,持续营造全民知晓、全民践行森林防灭火的舆论氛围。加强有害生物风险防控与治理体系建设,确保无公害防治率达85%以上,成灾率控制在2.9‰以下。扎实开展公益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加快完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持续“增绿”,全力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加快推进营造林任务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完成营造林7.69万亩,为年度目标任务的85.44%,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9万亩,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63%,努力提高乡村绿化覆盖率。以巩固创森成果为抓手,持续开展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森林保障体系四大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科学推进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增绿,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落实造林落地上图,力争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25%以上,森林蓄积增长30万立方米,城乡绿化覆盖率达到60.59%,切实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效益。
积极“用绿”,全力激活绿色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国有林场“两山转化”试点示范,着力培育一批林药、林笋、林菌、林茶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培育提升森林康养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基地1个,市级示范基地3个。2021年,全市林下经济林地总面积达88.8万亩,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18.5亿元。
加快“活绿”,全力破解制约发展瓶颈。把林长制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努力实现“青山”向“金山”转变;寻求林业碳汇创新突破,积极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支持洪雅县申报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示范县,开展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工作,摸清家底,引导指导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稳妥推进碳汇开发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