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彝族自治县幅员面积2383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06万亩,森林覆盖率78.88%,是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80个森林火灾中风险县之一。境内黑竹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原始、物种珍稀、景观独特神奇,被国内外舆论广泛称为"中国百慕大"。长期以来,峨边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已连续实现52年无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笔者近日专访了峨边彝族自治县林业局局长廖登俊。
笔者:峨边县已经连续52年无较大森林火灾,您认为取得这样一个成绩最核心的原因是什么?
廖登俊:最核心的原因是峨边县按照“属地管理、预防为主”的原则,不断完善政策、责任、机制、保障、监督等综合措施,建立了森林防灭火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科学决策能力、长效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扑、责有人担”。
笔者: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峨边县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廖登俊:一是持续拧紧工作责任链条。全面推行县领导包乡(镇),部门领导和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联户干部包户、护林员和林权权利人包山头地块的包保责任和“十户联保”责任。推广应用熊猫监测即报系统APP,对全县1387名护林员巡山护林工作进行轨迹管理,4月以来,平均每天上线率达90%以上。
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作为乡镇和部门会前学习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深刻剖析森林火灾惨痛教训,订购中小学生森林防火宣传读本17924本,挂图682份,悬挂警示标语22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60000余份,出动宣传车辆321台次,形成上下一心,全民齐抓共管的森林防灭火工作氛围。
三是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对全县的森林防灭火隐患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拉网式排查,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建立台帐,采取“责任制+清单制+时限制”及时进行整改销号,做到不留盲区死角,自开展专项整治以来,共排查并及时整改各类森林火灾隐患40处,坚决把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是严格管控野外用火。坚持疏堵结合,加强林区巡护,对林区内烧田埂草、烧秸秆等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及时制止并坚决处理;对火灾易发重点区域严防死守,杜绝火源进入林区;充分考虑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在做好充分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允许办理丧葬用火;加大对违规用火行为的打击力度,按照“四个一律”要求做到每案必查,每案必究,截至目前,办理违规野外用火案件14起,其中治安拘留9人,罚款2人,警告4人;完善奖励机制,对第一时间举报违规野外用火行为经查核属实的给予200—2000元奖励,至今已接警25起,已兑现奖励1200元。
五是强化队伍建设。县上组建了一支50人的森林专业扑火队,全县13个乡镇均建立了半专业扑火队伍(共计390人),91个村均建立了义务扑火队(共计1631人),坚持开展专业化训练和实战演练。足额配齐配足应急扑救物质,投资84.7万元为专业扑火队伍配备单兵装备和队伍装备,投资284万元为半专业的义务扑火队伍配齐应急扑救装备。进入防火期后,所有扑火队伍靠前驻防,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就近调派专业扑救力量投入扑救,全力防止小火酿大灾,坚决避免因指挥失误造成更大损失。
笔者:要持续做好峨边县的森林防灭火工作,下一步我们的打算是什么?
廖登俊: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领导责任,持久开展主要领导亲自督导暗访、包乡(镇)县领导带队督导、县9+3巡查组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同林业应急抽调力量开展督查督导,继续将专项整治工作推向深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短板,及时通报、及时整改,确保我们建立的森林防灭火长效机制更加完善、更加务实、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