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雅安市自2015年起在雨城区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将大规模国土绿化工作重心向提高森林质量倾斜,确定了培养大径材、增加碳汇和林产品供给能力等试点目标,十年间试点面积达到3.38万亩,正在实施面积2.3万亩,拉动笋用竹、中药材等林下经济培育10余万亩,有效助推了林农增收。
一是强化支撑保障。建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协调督促试点工作;下设工作专班,确保具体任务落地见效;加强技术支撑,建立以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林草规划调查院为主体、多家院校参与的专家指导小组,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制定、作业设计、样地监测、成果分析等关键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加强资金保障,先后落实中央专项资金1400余万元,及时拨付到位,确保专款专用。
二是创新制度机制。创新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制定三级差异化考核激励办法,出台相应补助标准。根据采伐面积、采伐强度、迹地清理、安全施工、舆论宣传等内容,对试点任务完成情况和取得成效进行考核评价,按照“好、中、差”评分结果兑现补助资金。通过奖优惩差调动森林经营单位、业主和林农的积极性。
三是拓展经营方式。采用“国有林单位+集体林”经营模式,引导村民与社会资本合作,辐射带动集体林农参与森林经营试点;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统一全过程监管、统一检查验收、统一搭建销售平台,确保实施质量和成效。广大林农就近务工获得收入1600余万元。
四是注重靠前服务。严格落实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和凭证采伐制度,积极争取木材采伐限额指标,及时办理木材采伐许可并进行伐前公示;主动开展技术培训,累计组织基层培训26场次,参训人员1200人次;开展科技探索试点,围绕大径级用材林培育目标,确定不同龄段采伐强度和保留株数;针对笋用竹培育目标,合理调整立竹结构;为改善森林结构,将纯林改造成“针竹”、“针阔”混交林模式,实现森林生态功能提质增效。
五是激活林地潜力。鼓励业主、林农开展复合经营,培育森林蔬菜、药材、竹笋等林下产品。试点以来,雨城区新培育林下蔬菜0.4万亩、油茶2万亩、中药材4万亩、笋用竹10万亩,预计全面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2亿元。

快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