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决策。德阳市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以大熊猫保护为核心,整合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保护修复大熊猫栖息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清理关停公园范围内矿业权21个,退出小水电站1座。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清平镇推行“矿区变景区、矿车变火车、矿工变旅工”的“三变模式”,矿区原住民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全镇群众从事餐饮、住宿等产业达1000余人,兴办农家乐、民宿达200余家,年游客接待量达60万人次。
提升多方合作交流。与省大熊猫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展野生大熊猫粪便DNA检测等工作,形成了《九顶山大熊猫种群栖息地评估报告》《德阳大熊猫小种群DNA检测报告》等保护科研成果。完成了德阳片区雉类专项调查监测,设计调查样线82条,调查覆盖面积超200km2,发现12种大熊猫同域物种雉类活动痕迹。2019年以来,连续5年6次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影像,德阳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逐渐显现。
加快推进国家公园项目建设。投资280万元改造大坪、蒋家沟、小木岭、唐家河4个管护站,改善了基层管护站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了德阳片区的勘界立标工作,共完成界桩66个、界碑22个,达到界限清晰,范围明确的目标。制作并挂牌森林防灭火、林长制宣传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等27块标识标牌,落实标准化建设内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