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 > 支撑保障
杨树速丰林培育技术(三)培育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16-11-04 来源: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三、 培育技术要点

(一) 苗木培育

1. 扦插育苗

杨树苗木质量对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有重要关系。目前杨树育苗普遍密度过大,每亩土地育苗多达4000~5000株以上,出圃苗木细弱,不适应集约栽培要求。生产1年生壮苗宜采用50cm×50cm或40cm×40cm的株行距。

1)苗圃地的选择和整地

  育苗地要选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不适于干旱瘠薄和水分停滞的土地。苗圃一定要设在灌水方便的地方,以保证能随时灌水。扦插前,圃地一定要整平、整细,以免灌水时发生高处干旱,低处积水,造成出苗率不整齐。

2)种条的假植

  种条质量是影响成活率的重要内在因素,插穗应选用一年生苗干作种条,种条要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好。冬季采割的种条,要假植于假植沟中,假植沟深100cm,宽60cm。

3)插穗的处理

  插穗长度一般15cm左右,距顶端1cm处要有一个芽。 插穗浸水不仅可使其吸足水分,也可溶去插穗中的生根抑制剂,对提高插穗成活率有明显效果。从外地调进的种条浸水尤其重要。浸水时间以24h为宜。

4)扦插时间

春季土壤解冻后即可扦插。适时早插对提高成活率有好处。

5)扦插方法

  插穗直插于苗床。扦插时千万不要将插穗颠倒。扦插时要按种条基部插穗、中部和顶部插穗分别扦插。这样可使苗木生长整齐,避免大欺小现象。扦插后必须立即灌水,使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使插穗有充足的水分吸收。

7)管理

第一阶段为成活期。从扦插时起到插穗展叶和开始生根为止,一般需2-4周。此期内插穗主要靠自身贮藏的营养维持生长发育,靠下切口吸收水分。此期要防土壤缺水。此期的管理应为插穗快生根创造良好的土壤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要防止因除草松土或人为活动拌动插穗造成死亡。

第二阶段为幼苗期。从插穗展叶和生根到进入速生期,一般需5~8周。苗木进入生长阶段。此期可追施氮肥促进生长(施清淡人畜粪水或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四的尿素)。并适时灌溉和松土除草。一个插穗上可能萌生出多条萌条,当萌条高20~30cm时,保留一根粗壮的,其它的掰去。

第三阶段为速生期。一般在6月至9月中旬,需8~12周。此期苗木的高、径和根系生长都是全年最大的时期。速生期中有一段高生长暂缓期,这正是根系和直径生长的旺期。苗木生长快,需要的营养和水分最多。此期应追施人畜粪水或氮肥2次。化肥应施于10~15cm深的沟内,如施尿素,每亩的施用量为40~50kg。并应及时灌溉,要灌透水。雨后和灌溉后应及时松土除草。有些杨树品种的腋芽萌发为侧枝,生长旺盛影响主干的生长,在速生期内应及时将幼嫩侧枝除去。

营造杨树纤维工业原料林,苗木规格为苗高3m、胸径2cm以上。

2. 留根育苗

  不少杨树品种的根桩具有连续多年萌发的能力,苗圃起苗时,可以截干,出圃截根苗,而留根于苗圃继续育苗。要点如下:

(1)起苗:贴地面锯断苗木,茬口与地面平,不可以留高茬。

  (2)施肥:留根育苗扦插1次多年萌条,扦插应施足基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5000kg。留床老根消耗土壤养分多,每年在行间追施农家肥和化肥。

(3)定株:及时逐步定芽,当萌条高达3050cm时,每桩只留一萌条,不可多留。

(二) 造林地选择

好的立地是集约栽培成功的关键。造林地应选在河流的滩地、阶地或废河道、四旁,及土层厚30~40cm以上的紫色土,黑土层5cm以上的厚层山地黄壤以及冲积土等,土壤质地以砂壤至轻砂壤为佳,砂土至轻粘土也可选用,土壤pH7~8,6~8.4的范围也可以,土壤容重1.35g/cm3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1~15.%以上。多数杨树造林地的有机质含量低于此标准,肥力较低,故应该采取农林间作,追肥和掩埋落叶等措施弥补。

(三) 整地

  杨树根系对氧的需求量较高,土壤通透性不好会导致根系呼吸缺氧,造成危害。细致整地,在土壤差的地方进行深翻整地,可降低土壤的紧实度,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有利于杨树根系的生长和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整地的方法和规格有以下4种,可根据条件选用。

1. 全面深翻加大穴整地

造林地全面翻耕3040cm、在定植点上挖1m×1m×0.81m的大穴。这种方法可用于采伐迹地整地。

2. 带状深翻

沿植树行挖1.52m宽、0.81m深的壕,回填时将表土较好的壤土填在3060cm杨树的主要根系分布层。在壕内定植点挖0.8m深的穴。如果土壤酸性过大,最好由近处运来粘土或粘壤土,与砂土相掺后回填。

3. 大穴整地

“四旁”植树不便全面深耕的条件下,可采用大穴整地,规格1m×1m×0.81m。

4. 客土深翻整地

在贫瘠的河滩砂地上,每亩客土200m3,将附近的淤积壤土运来,盖与地表2030cm厚,然后全面深翻0.8m,砂土掺均。

(四)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是杨树人工林集约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确定合理的密度应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林木个体间的关系,保证林木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高产,同时还要考虑到所培育木材的径级、材种及价格。在不同立地与不同目标下,可有多种密度选择,如下:

    小径材、纤维材培育:2m×3m~3m×3m。

    中小径材培育:2m×5m~3m×4m。

    中径材培育:3m×5m~4m×5m。

    大径材培育:5m×6m。

(五) 造林

杨树纤维工业原料林的栽植,宜在树苗落叶后的冬、春季进行,造林前须将苗木根部在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让苗木充分吸水后栽植。植苗时应扶正苗木,回填土后踩紧踏实,以防止风动对苗木成活造成影响

1. 常规造林

    种杨树一般提倡“三大一深”,即采用大株行距、大穴和大苗,并要深栽。

2. 插干深栽

    沿河滩地和阶地宜推广此法。将截根苗深栽到80100cm的穴中,成活率和生长量都不低于常规造林。

3. 平茬造林

    在旱情严重,常规造林把握不大时,可采用此法。在造林前将主干截去,挖5060cm深的穴,在根颈以上2030cm处截干,将苗根和苗干基部全部埋入穴中。

4. 插条造林

    在缺少苗木,土壤湿度较高,气候又比较干旱的地方,可采用插条造林。插条截自12年生苗木,插条长5080cm,粗23cm以上。栽植深度决定于当地条件,一般以5080cm较好。插条上端与地面平,或高处地面35cm,以利于发芽。

(六) 施肥

施肥是为了改善土壤的养分供应、促进杨树生长和发育而进行的育林措施。杨树轮伐期短,有的林地进行连作,土壤肥力递减快。高的生物量积累也需要有充足养分供应才能维持,因此施肥是必要的措施。

1. 施肥量

杨树施肥量的确定,除考虑杨树本身的需肥规律及造林地土壤养分条件外,还应综合考虑杨树品种、树龄、林分密度及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响。可供选择的施肥方案如下:

第一种,造林时每株施510kg农家肥。第二与第三年5月,每亩分别施46.7kg与6.711.3kg尿素,即两次每亩共施氮为10.7~18kg。每亩为20株、22株或42株时,第二年5月每株施尿素量相应为200300g、180300g100160g,第三年5月每株施尿素量相应为330350g、300500g160270g。

第二种,造林时每亩施610kg磷酸铵作基肥。第二年与第三年 5月每亩分别施46.7kg与6.711.3kg尿素。每亩为20株、22株、42株时,造林时每株施基肥磷酸铵量相应为300500g270450g、140240g;第二年5月每株施尿素量相应为200300g180300g、100150g;第三年5月每株施尿素量相应为330550g300500g、150270g。

第三种,造林时每株施25kg农家肥或500g过磷酸钙作基肥,有条件时两种均施。每亩施尿素量,当年6月下旬7月上旬2.7kg,第二年5月上旬4kg,第三年5月上旬6kg,每亩20株、22株、42株时,每株施尿素量分别为120g180g270g

此外,还必须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加施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养分。

2. 施肥次数

杨树施肥以每年45月,78月两次施肥效果较好,每次分别施入全年施肥量一半的肥料。

3. 施肥方法

基肥施法:在表土回穴时施入肥料,肥料与土壤要混匀,使肥料大约分布在30~60cm土层。如1m见方植树穴,可先回填20cm表土,将肥料与表土在外混匀后回填,磷酸铵切忌与苗根直接接触,以免烧根

追肥方法:在每株树的外围开放射状34条沟,追入相应的肥料,施肥沟长80cm、宽20cm、深2030cm(沙质土宜浅,粘质土宜深),沟与树干的距离随树冠大小而定,沟应位于树冠边缘投影下。肥料均匀施于沟中,随即覆土。施肥前要除净杂草。遇干旱时,施肥后应灌透水1次。

(七) 林分管理

1. 修枝

  修枝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树木营养无端消耗,最终获得通直、圆满的优质无节良材,从而提高木材等级和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1)树龄:杨树栽植一般3年内不要修枝,栽植后的一、二年秋春,只需剪去病虫枝或短截影响主枝生长的竞争枝即可,使幼树尽力发展树冠。但当树冠最下部侧枝着生部位树干直径达到810cm时,应将这一轮侧枝修去。

2)时间:一般杨树修枝在休眠期进行,也可在生长季节进行,但应避免在严冬季节或雨季修枝,伤口不易愈合而产生冻害或感染病害,最好在4月底5月初进行,此时修枝,伤口不流液,愈合快,且不易产生萌条。

3)强度:杨树修枝强度可根据树高确定。48年生的杨树,要始终保持树干高度占整个树高的1/3左右,每间隔一年修一次,9年后至采伐期,保持树干高占整个树高的1/2,使主干达到8m左右。

4)技巧:修枝工具要锋利,切口要平滑,不留伤疤,操作时应紧贴树干,由枝条下方向上剪(锯),既不撕裂树皮,也不留残茬,以免形成死节,在木材旋切加工时会形成“洞板”。

2. 主伐与间伐

1)间伐:间伐也称抚育采伐,是在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期间,对未成熟的杨树林定期而重复地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同时获取一部分用材的一种措施,其主要目的培育森林。间伐不增加木材产量,但能提前收获小径材,得到早期收入,在主伐时收获大径材;2m×3m和2m×5m等密度较大的林分不适宜间伐,间伐后其保留木胸径增粗较少,效果不大;3m×5m和3m×6m这类林分可以间伐,间伐强度为1/2或1/3,在第四至六年间伐胸径18m以下的小径材,在第11至14年主伐时收获胸径30m以上的大径材。

2)主伐:指林分达到成熟年龄而进行的采伐,主要目的是取得木材。现以培育胶合板材为例,轮伐期一般10~15年。培育大径材要在12年以后采伐。培育中径材也要在10年以后。主伐一般在秋末冬初林木停止生长后进行。通常采用平地锯伐,再根据工艺要求锯材。伐后迹地深翻,风化土壤,清除枯枝,挖除树根,通过冬季低温冻死越冬虫卵,第二年要即时栽植。

 


当前位置:
杨树速丰林培育技术(三)培育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16-11-04 来源:

三、 培育技术要点

(一) 苗木培育

1. 扦插育苗

杨树苗木质量对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有重要关系。目前杨树育苗普遍密度过大,每亩土地育苗多达4000~5000株以上,出圃苗木细弱,不适应集约栽培要求。生产1年生壮苗宜采用50cm×50cm或40cm×40cm的株行距。

1)苗圃地的选择和整地

  育苗地要选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不适于干旱瘠薄和水分停滞的土地。苗圃一定要设在灌水方便的地方,以保证能随时灌水。扦插前,圃地一定要整平、整细,以免灌水时发生高处干旱,低处积水,造成出苗率不整齐。

2)种条的假植

  种条质量是影响成活率的重要内在因素,插穗应选用一年生苗干作种条,种条要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好。冬季采割的种条,要假植于假植沟中,假植沟深100cm,宽60cm。

3)插穗的处理

  插穗长度一般15cm左右,距顶端1cm处要有一个芽。 插穗浸水不仅可使其吸足水分,也可溶去插穗中的生根抑制剂,对提高插穗成活率有明显效果。从外地调进的种条浸水尤其重要。浸水时间以24h为宜。

4)扦插时间

春季土壤解冻后即可扦插。适时早插对提高成活率有好处。

5)扦插方法

  插穗直插于苗床。扦插时千万不要将插穗颠倒。扦插时要按种条基部插穗、中部和顶部插穗分别扦插。这样可使苗木生长整齐,避免大欺小现象。扦插后必须立即灌水,使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使插穗有充足的水分吸收。

7)管理

第一阶段为成活期。从扦插时起到插穗展叶和开始生根为止,一般需2-4周。此期内插穗主要靠自身贮藏的营养维持生长发育,靠下切口吸收水分。此期要防土壤缺水。此期的管理应为插穗快生根创造良好的土壤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要防止因除草松土或人为活动拌动插穗造成死亡。

第二阶段为幼苗期。从插穗展叶和生根到进入速生期,一般需5~8周。苗木进入生长阶段。此期可追施氮肥促进生长(施清淡人畜粪水或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四的尿素)。并适时灌溉和松土除草。一个插穗上可能萌生出多条萌条,当萌条高20~30cm时,保留一根粗壮的,其它的掰去。

第三阶段为速生期。一般在6月至9月中旬,需8~12周。此期苗木的高、径和根系生长都是全年最大的时期。速生期中有一段高生长暂缓期,这正是根系和直径生长的旺期。苗木生长快,需要的营养和水分最多。此期应追施人畜粪水或氮肥2次。化肥应施于10~15cm深的沟内,如施尿素,每亩的施用量为40~50kg。并应及时灌溉,要灌透水。雨后和灌溉后应及时松土除草。有些杨树品种的腋芽萌发为侧枝,生长旺盛影响主干的生长,在速生期内应及时将幼嫩侧枝除去。

营造杨树纤维工业原料林,苗木规格为苗高3m、胸径2cm以上。

2. 留根育苗

  不少杨树品种的根桩具有连续多年萌发的能力,苗圃起苗时,可以截干,出圃截根苗,而留根于苗圃继续育苗。要点如下:

(1)起苗:贴地面锯断苗木,茬口与地面平,不可以留高茬。

  (2)施肥:留根育苗扦插1次多年萌条,扦插应施足基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5000kg。留床老根消耗土壤养分多,每年在行间追施农家肥和化肥。

(3)定株:及时逐步定芽,当萌条高达3050cm时,每桩只留一萌条,不可多留。

(二) 造林地选择

好的立地是集约栽培成功的关键。造林地应选在河流的滩地、阶地或废河道、四旁,及土层厚30~40cm以上的紫色土,黑土层5cm以上的厚层山地黄壤以及冲积土等,土壤质地以砂壤至轻砂壤为佳,砂土至轻粘土也可选用,土壤pH7~8,6~8.4的范围也可以,土壤容重1.35g/cm3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1~15.%以上。多数杨树造林地的有机质含量低于此标准,肥力较低,故应该采取农林间作,追肥和掩埋落叶等措施弥补。

(三) 整地

  杨树根系对氧的需求量较高,土壤通透性不好会导致根系呼吸缺氧,造成危害。细致整地,在土壤差的地方进行深翻整地,可降低土壤的紧实度,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有利于杨树根系的生长和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整地的方法和规格有以下4种,可根据条件选用。

1. 全面深翻加大穴整地

造林地全面翻耕3040cm、在定植点上挖1m×1m×0.81m的大穴。这种方法可用于采伐迹地整地。

2. 带状深翻

沿植树行挖1.52m宽、0.81m深的壕,回填时将表土较好的壤土填在3060cm杨树的主要根系分布层。在壕内定植点挖0.8m深的穴。如果土壤酸性过大,最好由近处运来粘土或粘壤土,与砂土相掺后回填。

3. 大穴整地

“四旁”植树不便全面深耕的条件下,可采用大穴整地,规格1m×1m×0.81m。

4. 客土深翻整地

在贫瘠的河滩砂地上,每亩客土200m3,将附近的淤积壤土运来,盖与地表2030cm厚,然后全面深翻0.8m,砂土掺均。

(四)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是杨树人工林集约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确定合理的密度应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林木个体间的关系,保证林木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高产,同时还要考虑到所培育木材的径级、材种及价格。在不同立地与不同目标下,可有多种密度选择,如下:

    小径材、纤维材培育:2m×3m~3m×3m。

    中小径材培育:2m×5m~3m×4m。

    中径材培育:3m×5m~4m×5m。

    大径材培育:5m×6m。

(五) 造林

杨树纤维工业原料林的栽植,宜在树苗落叶后的冬、春季进行,造林前须将苗木根部在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让苗木充分吸水后栽植。植苗时应扶正苗木,回填土后踩紧踏实,以防止风动对苗木成活造成影响

1. 常规造林

    种杨树一般提倡“三大一深”,即采用大株行距、大穴和大苗,并要深栽。

2. 插干深栽

    沿河滩地和阶地宜推广此法。将截根苗深栽到80100cm的穴中,成活率和生长量都不低于常规造林。

3. 平茬造林

    在旱情严重,常规造林把握不大时,可采用此法。在造林前将主干截去,挖5060cm深的穴,在根颈以上2030cm处截干,将苗根和苗干基部全部埋入穴中。

4. 插条造林

    在缺少苗木,土壤湿度较高,气候又比较干旱的地方,可采用插条造林。插条截自12年生苗木,插条长5080cm,粗23cm以上。栽植深度决定于当地条件,一般以5080cm较好。插条上端与地面平,或高处地面35cm,以利于发芽。

(六) 施肥

施肥是为了改善土壤的养分供应、促进杨树生长和发育而进行的育林措施。杨树轮伐期短,有的林地进行连作,土壤肥力递减快。高的生物量积累也需要有充足养分供应才能维持,因此施肥是必要的措施。

1. 施肥量

杨树施肥量的确定,除考虑杨树本身的需肥规律及造林地土壤养分条件外,还应综合考虑杨树品种、树龄、林分密度及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响。可供选择的施肥方案如下:

第一种,造林时每株施510kg农家肥。第二与第三年5月,每亩分别施46.7kg与6.711.3kg尿素,即两次每亩共施氮为10.7~18kg。每亩为20株、22株或42株时,第二年5月每株施尿素量相应为200300g、180300g100160g,第三年5月每株施尿素量相应为330350g、300500g160270g。

第二种,造林时每亩施610kg磷酸铵作基肥。第二年与第三年 5月每亩分别施46.7kg与6.711.3kg尿素。每亩为20株、22株、42株时,造林时每株施基肥磷酸铵量相应为300500g270450g、140240g;第二年5月每株施尿素量相应为200300g180300g、100150g;第三年5月每株施尿素量相应为330550g300500g、150270g。

第三种,造林时每株施25kg农家肥或500g过磷酸钙作基肥,有条件时两种均施。每亩施尿素量,当年6月下旬7月上旬2.7kg,第二年5月上旬4kg,第三年5月上旬6kg,每亩20株、22株、42株时,每株施尿素量分别为120g180g270g

此外,还必须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加施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养分。

2. 施肥次数

杨树施肥以每年45月,78月两次施肥效果较好,每次分别施入全年施肥量一半的肥料。

3. 施肥方法

基肥施法:在表土回穴时施入肥料,肥料与土壤要混匀,使肥料大约分布在30~60cm土层。如1m见方植树穴,可先回填20cm表土,将肥料与表土在外混匀后回填,磷酸铵切忌与苗根直接接触,以免烧根

追肥方法:在每株树的外围开放射状34条沟,追入相应的肥料,施肥沟长80cm、宽20cm、深2030cm(沙质土宜浅,粘质土宜深),沟与树干的距离随树冠大小而定,沟应位于树冠边缘投影下。肥料均匀施于沟中,随即覆土。施肥前要除净杂草。遇干旱时,施肥后应灌透水1次。

(七) 林分管理

1. 修枝

  修枝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树木营养无端消耗,最终获得通直、圆满的优质无节良材,从而提高木材等级和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1)树龄:杨树栽植一般3年内不要修枝,栽植后的一、二年秋春,只需剪去病虫枝或短截影响主枝生长的竞争枝即可,使幼树尽力发展树冠。但当树冠最下部侧枝着生部位树干直径达到810cm时,应将这一轮侧枝修去。

2)时间:一般杨树修枝在休眠期进行,也可在生长季节进行,但应避免在严冬季节或雨季修枝,伤口不易愈合而产生冻害或感染病害,最好在4月底5月初进行,此时修枝,伤口不流液,愈合快,且不易产生萌条。

3)强度:杨树修枝强度可根据树高确定。48年生的杨树,要始终保持树干高度占整个树高的1/3左右,每间隔一年修一次,9年后至采伐期,保持树干高占整个树高的1/2,使主干达到8m左右。

4)技巧:修枝工具要锋利,切口要平滑,不留伤疤,操作时应紧贴树干,由枝条下方向上剪(锯),既不撕裂树皮,也不留残茬,以免形成死节,在木材旋切加工时会形成“洞板”。

2. 主伐与间伐

1)间伐:间伐也称抚育采伐,是在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期间,对未成熟的杨树林定期而重复地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同时获取一部分用材的一种措施,其主要目的培育森林。间伐不增加木材产量,但能提前收获小径材,得到早期收入,在主伐时收获大径材;2m×3m和2m×5m等密度较大的林分不适宜间伐,间伐后其保留木胸径增粗较少,效果不大;3m×5m和3m×6m这类林分可以间伐,间伐强度为1/2或1/3,在第四至六年间伐胸径18m以下的小径材,在第11至14年主伐时收获胸径30m以上的大径材。

2)主伐:指林分达到成熟年龄而进行的采伐,主要目的是取得木材。现以培育胶合板材为例,轮伐期一般10~15年。培育大径材要在12年以后采伐。培育中径材也要在10年以后。主伐一般在秋末冬初林木停止生长后进行。通常采用平地锯伐,再根据工艺要求锯材。伐后迹地深翻,风化土壤,清除枯枝,挖除树根,通过冬季低温冻死越冬虫卵,第二年要即时栽植。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 承办单位: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
正规的棋牌平台排行榜 全球最大的博彩公司 澳門威尼斯人博彩 伟德体育(中国)官网 太阳城集团官网导航 唐山市林业局 银川市林业局 郴州市科技局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 苏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