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竹瘿广肩小蜂
竹瘿广肩小蜂AiolomorphuaRhopaloides Walker属膜翅目广肩小蜂科,危害雷竹、高节竹、毛竹等,在竹子产区发生普遍。
为害情况
老竹受害最重,受害竹枝形成1个为两端细、中间鼓的棍棒状1室虫瘿,似“小炮仗”,在秋季虫枝渐渐变黄,落叶而枯,竹林生长衰退,产量下降。
发生规律
1年1代,以蛹在寄主虫瘿内过冬,翌年2月下旬成虫少量羽化,3月上旬平均气温在10℃以上成虫大量羽化,3月底为羽化高峰期,1天中尤以上午8—11时为羽化最多,晚上不羽化。成虫羽化先咬开1个直径为0.5—1.4mm的小孔,然后慢慢爬出。羽化后的成虫就可交尾产卵,卵产在老竹上未木质化或待放叶的嫩枝腔内,1嫩枝上产1粒卵,1雌蜂平均孕卵65粒,能多处产卵,雌蜂寿命平均7.1天,雄蜂寿命平均5.4天,卵经4—10天孵化,孵化后的小幼虫在嫩枝腔内吸取竹肉汁液而生长发育。随着幼虫的长大,受害组织亦逐渐膨大,外形呈现长椭圆形似棍棒状的虫瘿。3月下旬—5月初是虫瘿的呈现时期,幼虫危害期长达6个月(3上旬-9月上旬)。
防治方法
1、3月下旬成虫羽化高峰期用敌马烟剂每2亩1公斤在清晨或阴雨天无风下人工流动放烟或用20%速灭杀丁乳油1:1500倍液喷杀都有较好效果。
2、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用5%吡虫啉乳油1:3-1:5倍在竹杆基部竹腔注射,每株竹注射2ml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