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林荒函〔2020〕650号
杨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渡河流域生态脆弱地区治理的建议》(第025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基本情况
干旱半干旱区与西北的黄土高原区、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滨海及内陆盐碱地等并列为国家几大困难立地区域,是国土绿化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四川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横断山区的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安宁河、白龙江(即四江两河)的河谷地带,地理上介于东经98°13′16″-104°15′54″、北纬26°2′52″-33°23′11″之间,行政区域涉及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攀枝花市和雅安市5个市(州)的41个县(市、区),总面积约133.52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74%。区域年平均气温5℃—22℃,年均降雨量约300mm—600mm,年均蒸发量为降雨量的2—6倍;土壤类型包括山地褐土、山地红褐土等;植被类型主要属河谷型萨王纳植被。四川干旱半干旱区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区域生态植被退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突出,治理意义重大。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编制综合治理规划。组织编制了《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四生融合”(生产、生活、生存、生态),按照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治水与造林相结合推进该区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规划覆盖大渡河流域面积130139公顷,涉及雅安市、甘孜州、阿坝州。其中雅安市属于干暖河谷区,面积48733公顷,包括汉源县、石棉县。
(二)实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2015年,省级财政统筹资金启动了专项生态治理项目,旨在通过干旱半干旱地区突出生态问题系统治理试点,探索积累治理模式和经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生态修复。截至2020年,累计投入3.5亿元,其中在雅安市两县投入2850万元。项目实施后,提高了区域抗旱能力,治理区域生物多样性得到增强,基本实现了治理区生态环境稳步提升的预期目标,也增加了项目实施区农牧民收入。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规划引领。组织有关专业技术力量,调研各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实效,开展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成效专项评估,推动“十四五”旱区治理规划编制工作,提出治理理念思路和统筹治理策略,发挥宏观指导作用。
(二)加大项目投入。衔接省财政,继续实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同时积极向国家申报项目,将我省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综合治理纳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范畴。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合作制、PPP模式等不同投资形式积极参与生态综合治理。
(三)加强科技支撑。在现有生态治理技术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体系,与省林科院、省草科院等科研单位深度合作,制订一批生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规范,加快治理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应用研究,系统总结推广一批适用治理技术和模式,探索治理示范区建设。
感谢您对林草工作的关心!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
2020年8月10日
(联系人:贺捷,联系电话:028—83364081)